7月5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“推動高質量發展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將在優化制造業企業發展環境上下更大功夫。多措并舉降低企業成本,扎實開展清理拖欠企業賬款專項行動。推進新能源汽車、綠色建材、智能家電等優質產品下鄉。堅持新老并舉,改造升級傳統產業,鞏固提升優勢產業,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前瞻布局未來產業。
對于當前工業經濟形勢,金壯龍介紹,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良好開局,呈現持續回升向好態勢。特別是今年1—5月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.2%,增速比2023年加快了1.6個百分點。5月份,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.5%,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%。
“但是我們也要看到,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,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,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。”金壯龍表示,下一步,將著力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到新型工業化全過程,扎實推進穩增長、保安全、促升級,鞏固和增強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。
首先,繼續抓好十大重點行業的發展。十大重點行業包括鋼鐵、有色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機械、汽車、電力裝備、輕工、電子,這些行業規模大、帶動性強、關聯性比較高,增加值合計占規模以上工業在70%左右。其次,鼓勵支持工業大省“挑大梁”。江蘇、廣東等10個工業大省的工業增加值合計占全國比重超六成,對穩定工業經濟大盤十分關鍵。今年前5個月,10個工業大省的增速都高于全國。另外,也要特別關注50個工業大市,其中有10多個實現兩位數的增長。工信部將繼續支持工業大省、工業大市鞏固優勢、勇挑大梁,支持各地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,除了工業大省、工業大市外,其他省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行業,也要因地制宜支持。第三,進一步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。落實落細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,推進先進設備更新、數字化轉型、綠色裝備推廣和安全水平提升。
對于未來我國信息通信業的發展重點,工信部新聞發言人、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,主要堅持“建、用、研”進一步統籌推進,加快信息通信業的高質量發展。“建”就是夯實網絡設施,穩步推進5G、千兆光網建設,有序推進5G網絡向5G輕量化、5G-A演進升級,扎實推進算力產業發展。同時,正在實施“信號升格”專項行動,推動5G網絡向文旅、醫療、高校、交通樞紐、地鐵等場所,在原有覆蓋基礎上進一步深度覆蓋。
“用”指深化融合應用,研究出臺“雙千兆”網絡和應用發展的接續政策,加快建設“5G工廠”,打造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升級版。
“研”即強化技術研發,統籌推進5G-A的演進和6G研發創新,現在6G也在加快發展,超前布局超高速光纖傳輸和下一代光網絡,未來的光網絡發展大有可為。同時,有序推進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,比如數據中心就屬于增值電信,加強與國際開源組織的交流合作,共同打造一些優質的開源項目,落地開源成果。
在發布會上,金壯龍強調,要以構建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為抓手,大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,夯實新型工業化根基。
金壯龍介紹:“在制造業創新平臺建設方面,我國已經建設了30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,下一步還要加大建設力度,進一步優化布局,圍繞生物制造等新興領域,再建設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。為更好支撐技術迭代、工藝改進、產品創新,我們還將聚焦電子信息、精細化工、重大裝備等重點領域,布局建設一批中試和應用驗證平臺。在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方面,出臺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,發展壯大科技服務市場,培育國際化科技中介機構,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、形成產業。”